九三爻陽爻居於下卦之上,‘無平不陂,無往不復,艱貞無咎,勿恤其孚,于食有福’,沒有永遠平坦的道路,也沒有一直前進而不回返的,在艱難中守持正道就不會有過失,不用擔憂,會在飲食等方面有福分,提醒人即使處在順境也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識,遇到困難時堅守正道就能化解。
「無平不陂,無往不復」,指時運變遷的常道,猶如月亮盈滿了就會虧缺,花兒開放後就會調謝一樣。從全卦看,三爻正當泰運的全盛時期,但玩味爻辭,可知是陽剛已經窮極,陰柔前來逼迫,泰運即將終結,否運即將到來的時候。事物適中才平穩,過中必然傾發,天數和人事都是這樣。泰卦到九三,天道復還上卦,道地復歸下卦,君子這時只好盡人事來執回天運,所以思慮患難而加以預防,常警惕世事的艱危,才能無咎。三爻陽爻陽位而不得中,互震卦主剛健而震動,再進一步就是陂復之象了。本來乾在上卦,坤在下卦,因為上下卦相交,所以乾居內卦,坤居外卦。乾如果不安於下卦,必定上升而通迫坤;坤如果不安於上卦,必定下降而奪去乾位,故說「無平不陂」。將復而不聽任它復,掌握事物的平衡,持守以往的通泰,防微杜漸以保持到最後。凡小人要乘人們的懈怠和懶惰而介人的事,君子就思考如何消弭他們所造成的災難;凡小人要伺機進攻的人,君子就一定要維持他地位的鞏固。君子操心到這個地步,所有的舉動措置就不會有過咎,故說「艱貞無咎」。天下沒有不知道戒懼卻能保持到終結的事,《周易》對於始終消長的機緘,垂誠最為深切。世運的陂復猶如日食月食。當日食月食發生時,瞬間就晦暗了,過後又恢復光明,所以說「勿恤其孚,於食有福」。食即蝕。以日食和月食比唃災禍,以食後的光明比喻福社。
按:六十四卦中,不拘爻位,只根據內外卦區分時運變遷的有四卦,即泰、否、既濟、未濟。本卦以內卦三個陽爻為泰中的泰,以外卦三個陰爻為泰中的否,因為陽為有餘,為實,為富,陰為不足,為虛,為貧。九三居內卦的極位,正值乾坤二體之交,為泰中的泰將終;六四居外卦的開始,為泰中的否將來,所以於三、四兩爻表示時運的轉變。《象傳》說「天地際也」,際即交際的「際」,指陰陽交接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