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六爻陰爻居於卦的最上,‘城復于隍,勿用師,自邑告命,貞吝’,城牆倒塌在護城壕裡,此時不宜出兵,從城邑發布命令,守持正道也會有困難,警示事物到了極盛之時可能會走向反面,要避免輕舉妄動,妥善應對可能的危機。
隍是城壕,無水的為隍,有水的為池。城是築土形成的,隍是掘土形成的。「城復於隍」,指城牆崩塌後落人了城壕。「自邑告命」,指從城區發出命令,告訴所屬國家。上爻居泰卦的終位,象徵即將轉而為否,柔弱的君王無法制伏陽剛的大臣,所以用時運的變革來說明盛衰消長之機,說「城復于隍」。當時運已經衰落,天命將發生變革的時候,君王懶於政事,大臣工於讒毀,稅收失去限制,賄賂公開進行,發展到極點,必然引起動亂。軍旅的關鍵在於人和,而上六否運方來,人心的不和像冰和炭一樣不相容,若以兵戈相爭,成敗實在難以預料,何況城已經毀壞而沒有修,怎麼能據以戰鬥呢?故戒止說「勿用師」。到了這一步,武功已經不可用,只有回過頭來修文德;遠略已經不可圖謀,只有退一步治理切近的事,故說「自邑告命」。固守城邑,明白顯示政治與教化,像孟子所說的那樣「效死勿去」,以期重得民心,挽回天運。「貞吝」,是說不「告命」於尚未否塞的時候,而「告命」於將否之際,已經已晚了,即使正當也可羞,所以說「貞吝」。《象傳》說「其命亂也」,指上下都已經亂了。那守成的君王,生長在深宮中,天天與婦人和太監為伍,雖然有師傅的傳授,但是多半不是正人君子。君王驕奢淫佚,臣下阿進逢迎,無所不至,使民情抑鬱,無法上達,君王的恩澤涸竭滯澀,無法下施,又有鬼蜮奸賊在中間蠱惑擾亂,最後導致人心離散,國家傾覆,這就是所謂「其命亂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