卦辭
小往大來,吉亨。
象傳
天地交,泰。後以財成天地之道,輔相天地之宜,以左右民。
彖傳
泰,小往大來,吉亨,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,上下交而其志同也。內陽而外陰,內健而外順,內君子而外小人。君子道長,小人道消也。
普通解讀
《泰》卦下乾上坤,乾為天,坤為地,有天氣下降,地氣上升,天地陰陽交合的卦象,象徵著通泰、和諧、順利的狀態,寓意著萬事萬物處在一個良性的、相互交融、蓬勃發展的階段,是吉祥美好的局面,就像上下通達,人際、事物等各方面都能順暢運行。
高島易斷
參考清代王治本譯作
「泰」字從「大」從「水」,字形象徵兩手決水,是水從中間分開,流通無滯,使百姓得以安居的意思。大禹在治水的時候,疏通了九條大河,劃分了土地的等級,教人們種莊稼並定居下來,這才使士地平曠如同天然,使百姓在其中長享泰平的福祉,這是泰卦的含義。卦象坤在上,乾在下,坤為陰,乾為陽,象徵天地之氣相交,陰陽交相合和,資生資始,而人民與萬物無不亨通,所以稱這一卦為泰。
通觀全卦,天氣下降,地精上升,天地之氣相交,造化才開始真正發揮功用。初九君子得位,擢拔同氣中的賢人一同立在朝廷,操持國事,叫做「拔茅茹以其匯,徵吉」。「匯」,類的意思,說明在援引同類一併進取。九二有剛健中正的品德,象徵開闢和維持通泰世道的大臣。「包荒」指能包容眾多人才,即所謂「尊賢而容眾」。但在「包荒」的同時,又必須以果決相濟。「用馮河」,指任用那些勇敢而足以任事的人才。「不遐遺」,指其思慮深遠,不但留心於目前,而且遠及僻偏的地區;不但考慮當今,而且謀劃久遠的策略。為國家選擇人才不徇私情,可以進用的,即使仇人也不摒棄,不可進用的,即使近親也不舉薦,叫做「朋亡」。九二的行為光明正大,以中正之道上應君王,使六五君王信任不疑,叫做「得尚於中行」。九三居下卦陽剛的極位而不中,正值盛極將衰的時候。從卦體看,天氣不能長久在地下,地氣不能長久在天上,都有回復本位的趨勢,叫做「無平不陂,無往不復」。陰陽的消長如同寒暑的往來,是時運使然,無可如何;但天能勝人,人也足以勝天。能在氣運將陂將復的時候預先防範,苦心經營,貞固維護,盡人事來挽回天運,就是持盈保泰之道,這樣就可以長享其福了。六四以陰爻居陰位,逼近君位。上三爻都以謙虛接待百姓,下三爻都以剛直事奉政府,四爻正值上下之交,所以「翩翩」相從,樂於與陽爻共進,有不待富有就順從鄰、不待告誡就相孚信之象。這樣的志同道合,正是《彖傳》所謂「上下交而其志同」。六五是溫順的君王。它虛懷若谷,信任九二,屈尊順從臣下,有「帝乙歸妹」之象。用這樣的做法獲得福祉,是大吉而盡善的。上六是泰卦的終極,通泰到極處就會發生變化,有「城復於隍」之象。在九二九三的階段,盡人事的誠孚還可以維持泰運,所以上六的地步雖說是天運循環所致,也是人事所招致。上六的時運,通泰之道已經失去,到了上下暌隔,民情離散,以兵戈相爭的動亂時期,所以說「勿用師,自邑告命」。這樣守衛城邑,修明政教,以挽回天心,撥亂返正,也足以保有通泰世道的終結。「平」「陂」「城」「隍」,表明事機很快,情況很危險,其中的垂誡是很深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