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二爻陽爻處在下卦之中位,‘幹母之蠱,不可貞’,匡正母親留下的弊端,不能一味地固執己見去糾正,說明處理不同性質的問題要有不同的方法,對於一些較為柔性、涉及情感等方面的問題,不能太生硬、刻板地去解決。
對幹蠱的解釋見初爻下。這一爻在巽體,以剛中上應六五,象徵巽順而得中道的人。初爻說考,三爻說母,說明父親已經死了,而母來還在。蠱卦六爻中,稱「父之蠱」的有四爻,稱「母之蠱」的只一爻,因為婦人無專制的道理。亞洲自古戒止婦人專制,如《尚書》所謂「牝雞司晨,惟家之索」就是例子。九二以剛中的品德勸諫他的母來,故說「幹母之盟」。必須像凱風七子所歌唱的那樣,才算得到其中的意味。如果把二五兩爻看作君臣,那麼二爻為大臣,五爻是幼主或女主。是幼主,就要像周公做成王的相國那樣,勸進《豳風》,婉轉地開導,一心期望他歸於善;是女主,則要像陳平、周勃輔佐呂後,狄仁傑、婁師德做武后的宰相那樣,從容巽順地輔翼國政,不使蠱敗再發展下去。治蠱固然不可過柔,但也不可過剛,過剛就會傷恩義,過柔就會流於懈慢。二爻陽剛而得中,所以能酌量損益,使做法適宜,用剛而沒有用剛的痕跡。以柔濟剛的不足,彌縫得法,自然不至於使蠱的局面更嚴重,所以《象傳》說「得中道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