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復》卦下震上坤,震為雷,坤為地,有雷在地中萌動的卦象,春雷隱藏在地下,象徵著事物在經歷衰退、低谷後,又開始有了復甦、重新萌發的跡象,寓意萬事萬物都有周期性,即便陷入困境,只要有一線生機,就有可能再次振作,走向新生。
「復」字從「彳」,為行貌;從「復」,象徵行走原路,有去而復來,消而復息的含義。所謂乾為積善,以坤配乾,陽滅復出而為震,象徵餘慶,所以卦名叫復。為卦坤在上,震在下,一個陽爻在五個陰爻之下。陰到極致而陽爻復來,與剝卦相反對,與姤卦旁通。《序卦傳》說:「物不可以終盡剝,窮上反下,故受之以復」,這是復卦為什麼接在剝卦的後面。
通觀全卦,剝卦的一個陽爻窮盡於上位,復卦就有一個陽爻產生於下位,如同雷藏在地中,無中含有。乾元的資始從這裡顯露機微,從而貞下起元,坤元的資生也從這裡體現。天地生物之心不是到這時才有,而是到這時才可見。順而動就無不亨通,順而往就無不有利。出於柔而入於剛,剛有什麼病?以我來求朋友,朋友的到來有什麼災咎?一反一復,只在旬日之間罷了。六爻都就復返之道而言。初九的「不遠復」,如克己復禮的顏子,賢良而希望達到聖明,屬於「生而知之者」。六二的「休復」,下比初九剛爻,如朋友正直、忠誠、多聞的人,像親近賢良朋友的宓子賤,屬於「學而知之者」。六三的「頻復」,如一天或一個月才能達到一次仁的諸子,屬於作為士人而希望成為賢者的人。六四的「中行獨復」,如喜愛周公、孔子之道的陳良,也是聖人的弟子,屬於「困而學之」的人。六五的「敦復」,如通過自省而達到誠的商湯和周武王,屬於聖明而希望體現天道的人。上九的「迷復」,則像飛廉和惡來,怙惡不悛,屬於「困而不學」的人,不但自身受害,也是天下的禍害,所以說「迷復,凶,有災眚,終有大敗」。聖人在六三的「頻復」還說「無咎」,而只這樣怪罪上六的「迷復」,其中對改惡從善的期望十分殷切。《繫辭傳》說「聖人之情見乎辭」,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