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四爻陰爻處於上卦之下,‘顛頤,吉,虎視眈眈,其欲逐逐,無咎’,再次顛倒了養育的常道,卻是吉祥的,像老虎那樣注視著,欲望很強烈,但不會有過失,這裡的‘顛頤’是在特定情境下,比如以一種順從、配合的方式去接受他人養育,只要把握好度,也能獲得好的結果。
四爻陰柔得正,與陽剛的初九為正應。所居得位,以上養下,符合頤養之道,故說「顛頤,吉」。四爻屬於上卦,得到了艮氣。艮為虎,耽耽看向下方的樣子,是威而不猛的意思。「逐逐」,《子夏易傳》作「攸攸」,荀爽作「悠悠」,劉表作「耽耽」,解釋為遠。《漢書.敘傳》的「六四耽耽,其欲浟浟」,顏師古注釋為利欲貌。初爻取象於龜,龜為介蟲之首;四爻取象於虎,虎為百獸之王,兩者相對應。龜的作用在於靈,虎的威風在於視,初爻與四爻取義各得其當。頤卦旁通《大過》,「大過,顛也」,所以四爻稱顛,二爻也稱顛。六二「顛頤,凶」,六四則因為「顛頤」而得吉,這是為什麼?因為六二處在下體而又養下,所以凶;六四處在上體而又應初爻,以陽應陽,又能威嚴寡欲,所以吉。《象傳》說:「顛頤之吉,上施光也」,上指上九。上九得到乾的一畫,有乾陽上燭,光明無所不照之象。四爻知道養乾元,乾的光就會施於四爻,而四爻即以乾光為自己的光,所以說「上施光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