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四爻陰爻處於上卦之下,‘樽酒,簋食,用缶,納約自牖,終吉’,一杯酒,一簋食物,用瓦缶盛著,從窗戶送進去,最終是吉祥的,比喻在艱難險境中,哪怕資源有限、條件艱苦,只要能以誠心、簡樸的方式去溝通、交往,最終也能化險為夷,獲得好的結果。
「樽」是酒樽,「簋」是盛黍稷的器物,「貳」即副。禮有副樽,《周禮》說大祭三副,中祭兩副,小祭一副,指從三副酒樽開始增加。「缶」又叫盎,是瓦器。六四爻辰在丑,丑上值斗宿,可以斟,象徵樽;又有建星,形狀像簋;建星上有弁星,形狀也像簋,所以六四取這樣的形象。「約」是儉約的意思。用「貳」來體現禮的隆重,用缶來註明所用的節儉。「牖」是屋中的通明處。坎為納。《詩.采蘋》說「於以奠之,宗室牖下」「納約自牖」就取這個意思。六四以陰爻處陰位,本來容易有災咎,而四爻能以「樽酒簋貳」這樣的儉約,而從窗牖納入,既可以獻給王公,也可以祭祀宗廟,所以最終得以「無咎」。《象傳》說「剛柔際也」,指上下兩卦兩個剛爻說柔之際。兩個坎相重疊,樽簋的成副,體現了祭儀的莊重,意思是說處在剛柔之交,能以樽簋自牖納入,也足以昭示它的虔誠,所以說「無咎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