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遯》卦下艮上乾,艮為山,乾為天,有天下有山之象,山高而隱於天下,意味著隱退、退避。此卦象徵人在不利時勢、複雜環境或難以應對之境況下,應知曉適時退避,以保全自身,待時機成熟再謀進取。
《序卦傳》說:「恒者,久也。物不可以久居其所,故受之以通。遯者,退也」。卦體上卦為《乾》,下卦為《艮》,四個陽爻在上面,兩個陰爻逐漸升進。從《姤》卦一個陰爻浸長到兩個陰爻,陰爻長而陽爻退,卦名叫遁,指陽爻為避開陰爻而退。「遯」字從「豚」從「走」。豚見人就會逃走,所以遁卦以豚來象征退。乾為天,也為遠,有遠遁的意思;艮為山,也為居,有遁而隱居之象,所以叫做天山遁。
通觀此卦,陰陽不能單獨存在,厭惡陰的,只是它的浸長而消陽罷了。人們或許以為陰柔容易製伏,不知即使純陽的乾卦,陰爻的逐漸積累也可以把它消盡。應當在陰開始浸長的時候就隱遁,從而遠避它們,不授給它以消陽的權柄,陽才能復來而亨通,所以說「遯亨,遯而亨也」。《象傳》說「君子以遠小人,不惡而嚴」,是不與小人比近,也不與小人相爭,決然地遠遁,這樣遁就得正了。把上下兩卦合起來看,上卦乾健,有斷然舍去之象;下卦艮止,有依戀執留的意思,所以下卦不如上卦吉。遁不嫌遠,位置越在上就越吉。分別看六爻,初爻遁而露出了尾巴,不是真遁的人。二爻說執而不說遁,是不想隱遁的人。三爻遁而有所繫戀,象征將遁而尚未決斷的人。四爻說「好遁」,象征不迎合所好,超然遠遁的人。五爻說「嘉遁」,是能以貞正自守,通而得吉的人。上爻說「肥遁」,是能明察幾微,飛遁離俗的人。但《周易》不可執一端而論,得到任用就出來行道,得不到任用就退到隱秘處,要識其時務就是了,所以《遁》卦體現的是君子灼見幾微的智慧。說「君子」,說「小人」,只是指示遁的大體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