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九爻陽爻居於卦的最上,‘莫益之,或擊之,立心勿恒,凶’,意思是沒有人給予增益,反而還有人加以攻擊,內心不能保持恆定,這是凶險的。這是在警示當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時,如果不能保有恆定的善念,不懂得持續地去增益他人,反而心生惡念,那就會招來危險,使得之前所取得的增益成果毀於一旦。
上九陽剛,居外卦的極位,象征求益過甚的人。太過就會發生變化,變化就不再增益它,而是打擊它了。聖人觀察萬物而設計卦象,以「損上益下〞為益,他的心本來偏於增益下面,到了上九,上面對下面的增益已經很多,於是轉而要求下面增益上面,不但「莫益之」而且「或擊之」,「或」,表示疑而未定的辭。上爻變陰則全卦為《屯》,屯卦九五的「屯其膏」,即《益》卦上爻的「莫益之」。《益》卦倒過來為《損》,損卦的上卦為《艮》,艮為手,所以稱擊。《巽》為進退,為不果,是無《恒》之象。上爻變陰則上卦為《坎》,坎為心。本來要增益下面的心,變成了增益上面的心,這就是無恒。《益》卦旁通《恒》卦,恒卦上爻說「振恒,凶」,「振恒」在垂成的時候導致失敗,無恒不可以持久,所以都凶。《象傳》所謂「偏辭」,是說它偏向而不公允;所謂「外來」,是說打擊出於意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