䷪ 夬

九五

爻辭

莧陸夬夬,中行无咎。

象傳

中行无咎,中未光也。

普通解讀
九五爻陽爻居於上卦之中位,‘莧陸夬夬,中行無咎’,如同莧陸草那般果斷決斷,行為處於中正之道就沒有過失。這表明在關鍵的決斷時刻,人既要果敢決斷,又要遵循中正的原則,這樣才能保證決策的正確性,也才能避免過失的產生。
高島易斷
參考清代王治本譯作
對「莧陸」二字的解釋,馬融、鄭玄、王弼都說又叫商陸。宋衷以為「莧」是莧菜,「陸」是商陸,分作兩件事物,《周易本義》信從它。虞翻作「莞睦」,以「莧」為「莞」,以「陸」為「睦」。眾說紛紜,各有一偏的見解。《說文解字》說「莧」是山羊的細角,音桓。「莧」字從「廿」,象徵羊角,不從「艹」。《夬》全卦是《兌》,都有羊象。羊性善決,五爻變陰則全卦為《大壯》,所以《夬》卦的爻象多與《大壯》相同;大壯卦五爻說「喪羊」,所以《夬》卦五爻取象於山羊。古人說臯陶斷案時,遇到疑心有罪而又無法確定的人,就叫羊去觸它,這是羊能決除奸邪的明證。四爻說「牽羊」,羊指五爻,四爻在它的後面而牽著它。「夬夬」,四五兩爻在同一卦,牽引並進,故說「夬夬」。五爻居《兌》卦的中位,承《乾》而來,乾為行,故稱「中行」。陽爻到五位就沒有了,上六一個陰爻與五爻比近,最容易被蠱惑,必須夬而又夬,才能遠離饞佞小人,而廓清君王的朝堂。「中行」指中道而行,沒有偏頗委曲,不做過分的事。《象傳》以「中未光」來解釋爻辭,是說五爻接近小人,縱使能夠聯合眾多陽爻來決除它,而且不失中道,但是終究沒有完全體現光明的本體,所以說「中末光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