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夬》卦下乾上兌,乾為天,兌為澤,有澤水在天上,仿佛即將傾瀉而下的卦象,象徵著果斷決斷、決裂的意思。意味著事物發展到了需要做出重大決斷的關鍵時刻,這時要果敢地採取行動,去除那些不利的因素,以便迎來嶄新的局面,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謹慎從事,避免行為過激。
《序卦傳》說:「益而不已必決,故受之以夬。夬者,決也」。萬物沒有增益到盈滿而不潰決的,這就是《夬》卦為什麽接於《益》卦的後面。《夬》卦與《剝》卦相反。《剝》卦以五個陰爻剝落一個陽爻,陽爻幾乎被剝落盡了。剝是削的意思,陰柔的用心險惡,所以剝削也特別刻薄。夬卦以五個陽爻決去一個陰爻,陰爻幾乎窮盡了。「夬」是決的意思,陽氣剛強果決,所以它的決公正而光明磊落。卦體《乾》在下,《兌》在上,澤在天上,有決開而向下流的趨勢,所以稱這一卦為夬。
通觀全卦,五個陽爻一個陰爻的卦有多個,如履、夬、姤、小畜。《姤》和《小畜》的一個陰爻屬《巽》體,《夬》和《履》的一個陰爻屬《兌》體。《履》卦的一個陰爻在三位,《小畜》卦的一個陰爻在四位,象征小人處於君子之間。《姤》卦一個陰爻在下位,象征初進的小人,勢力本來孤單,力量都很微弱;《夬》卦則一個陰爻在上位,象征小人居高臨下,足以壓製眾多陽剛君子,不可輕易用力決除。所以《象傳》說「健」,說「決」,說「揚」,說「號」,說「往」,都示以一定要決除的意思;說「悅」,說「和」,說「厲」,說「危」,說 「不利」,都用決除的危險性來使人警惕。《大壯》卦的戒「用壯」與《夬》卦的用決,旨趣相同。倘若藐視孤弱的陰爻,仗恃陽剛壯盛的勢力而貿然決除,就是私智自雄,而不是通過觀察事情的變化而實踐時中之道。這方面,古來的災禍可以作為前車之鑒。六爻爻辭多與《彖傳》相表裏。初爻以「不勝〞來告誠,二爻以「有戎」來提醒,三爻以「有凶」來警告。內三爻為《乾》,乾為健,所以宜於前進。四爻說「牽羊悔亡」,五爻說「無咎」,上爻說「不可長」。外三爻屬《兌》,兌為和,和才可以決除小人。五個陽爻以剛健決除陰柔,屬於以壯盛決除衰微,以強大決除弱小,好像應該很容易,而卦爻辭卻諄諄垂誡,顯得不勝危懼。這是因為君子容易摧折,小人難以斥退,這種情況由來已久。《夬》卦的一個陰爻剛剛被決除,《姤》卦的一個陰爻就會產生在下位。陰陽消長不能與造物相爭,因應時宜而實現自我保護,只在各人自己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