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萃》卦下坤上兌,坤為地,兌為澤,呈現澤水在地上匯聚的卦象,象徵著聚集、薈萃的意思。意味著人或者事物匯聚在一起,形成了一定的群體或者局面,在這種情況下,就需要有良好的組織以及引導,以此來達到和諧共處、共同發展的目的。
卦體《澤》在上位,地在下位,澤能畜水,而地能畜澤。卦義與《大畜》相通,有畜聚之象;卦象倒過來就是《升》卦,升卦《象傳》說「積小以高大」,有積聚的含義。《萃》卦從《姤》卦而來。《序卦傳》說:「姤者,遇也。物相遇而後聚,故受之以萃。萃者,聚也。」,這就是本卦為什麽叫做《萃》。
通觀全卦,「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」,所以《彖傳》說「假有廟」,《象傳》說「戒不虞」,而其要點首先在於得眾,這是本卦為什麽取萃聚的含義。卦體下順而上悅,為柔順而喜悅,所以萬民感服而前來歸附。以這捧著食器而協助祭祀,禮儀就沒有差誤;以這持著戈矛而為王者帶兵打仗,就踴躍而處置恰當。上面能振興孝道,下面能興起仁愛,風氣相同,做法一致,眾多國家協調而和樂,沒有什麽萃聚比這更像樣了。《萃》卦上下調換位置就成為《臨》卦,《象傳》就臨卦說「容保民無疆」,即萃之象。兩卦同樣是以澤和地構成卦,澤足以施給人民恩惠,地足以容納百姓,所以澤在下地在上的卦為《臨》,地在下澤在上的卦為《萃》。六爻中,五爻為萃的主爻,象征剛健而中正的大人。二爻萃聚於它,初爻與四爻也萃聚於它,其地位足以實現萃聚,故說「萃有位」。上爻無位,就未免泣涕而不安了。三爻與上爻相應,上爻悲泣,三爻也就嗟嘆了。內三爻為地,地的萃聚不選擇土壤。萃聚的人雖然眾多,心思卻不一致,所以初爻因此而號令,三爻因此而嗟嘆,二爻雖然吉,也還有待於接引。外三爻為《澤》,澤的萃聚自然喜悅。五爻的萃聚得以「永貞」,四爻的萃聚自然「無咎」,上爻居《澤》的極位,澤滿了水就會濫出,故有「涕澺」之象。因為天下的百姓都有慾望,沒有君王就會紛亂。眾多國家的前來相會使大禹成為帝王,百姓的悅服使周武王興起,人心所向就是天命所歸,所以萃聚不可以用力量奪取,只可以靠德行的感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