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困》卦下坎上兌,坎為水,兌為澤,水在澤下,即澤中無水之象,象徵著困窮、艱難的處境。意味著人或事物陷入了各種資源匱乏、行動受阻等困境之中,需要在艱難中尋找突破的方法,以擺脫困境、重獲新生。
卦體本來是天地《否》。《坤》卦上面一個陰爻入《乾》體而構成《兌》,《乾》卦以中間一個陽爻進入《坤》體而成《坎》,這就是《兌》上《坎》下的《困》卦。困卦上下卦互換位置則為《節》卦,節卦《象傳》說「澤中有水」,指澤能節製水,不使它滲漏流溢,有滋潤而無枯涸。《困》卦則澤在水上面,象征水失去了節製,隨瀉隨下,導致澤的涸竭。上互卦為《巽》,巽為木,澤涸竭木就會枯槁;下互卦為《離》,離為日,日有蒸發作用,所以水更加涸竭。《序卦傳》說:「升而不已必困,故受之以困」。有升就必然有降,升而不降,越升下面越涸竭,涸竭就會窮困,所以稱這一卦為《困》。
通觀全卦,《蹇》、《需》、《困》三卦都象征處於險難。蹇卦 「險而能止」,足以避難;需卦險而不陷,不至於窮困;困卦上下三個剛爻為柔所揜而無處容身,是真正的困厄。《彖傳》的旨意是在險難中愉悅,處困境而亨通;爻象的含義是以往為凶,以來為吉。往是從下往上,來是自上來下。來者彼此齟齬而不得相合,往者內外互相阻塞。初爻的「株木」障礙在下面;三爻的「蒺藜」拒絕於中間;上爻的「葛藟」蒙覆在上面。九二在險難中,九五與它同德,為拯救困厄的主爻,卻為四爻所阻隔;四爻與初爻相應,卻為二爻所阻隔,必須等到四爻來初位,五爻才能與二爻相合。如果三爻的「蒺藜」不去,四爻就無法行動;上爻的「葛藟」不去,五爻也無法亨通。所以困卦的危害在三上兩爻,三上兩爻除去,初爻就可以無憂了。總之,造成困厄的是陰柔,而為柔所困的是陽剛,即《彖傳》所謂「剛揜」。哪知道剛困而柔也就困。剛的困為「酒食」,為「金車」,為「朱紱」,愉悅而在下卦,是因而亨之象;柔的困為木石,為「蒺藜」,為「葛藟」,險難而在上卦,是困人之象。因為險而能悅,所以在險難中而不會一直陷於險難。效法《坎》卦的誠信,坎就可以得濟,得到《兌》卦的愉悅,困就可以亨通。那「酒食」、「朱紱」、「金車」,就是從木石、「蒺藜」、「劓刖」、「葛藟」而來,它們的百般折磨,正可以使人歷經考驗而得成就。困厄越深,成就越大,《孟子》所論的「天降大任於斯人」一章,可以作為困卦的註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