卦辭

巳日乃孚,元亨利貞,悔亡。

象傳

澤中有火,革;君子以治歷明時。

彖傳

革,水火相息,二女同居,其志不相得,曰革。己日乃孚,革而信之,文明以說,大亨以正,革而當,其悔乃亡。天地革而四時成,湯武革命,順乎天而應乎人,革之時大矣哉!

普通解讀
《革》卦下離上兌,離為火,兌為澤,有澤中有火之象,火能使水乾涸,水也能滅火,二者相互克制、相互轉化,象徵著變革、改革之意。意味著事物到了需要做出改變的階段,要把握好時機,審時度勢,妥善推進變革,以適應新的形勢和發展需求。
高島易斷
參考清代王治本譯作
卦體《兌》澤向下流潤,《離》火向上燃燒。兌澤在上而要向下,離火在下而要向上,上下相爭而不相得,所以不能不變革。革卦從《井》卦而來。井卦《彖傳》首先說改,改就是革。革卦倒過來為《鼎》,鼎卦三爻說「鼎耳革」,說明鼎也取革象。革卦上下卦換位則為《睽》,睽卦五爻說「噬膚」,革為皮,膚也是皮,所以睽卦也有革的含義。卦象是兌澤和離火,上互卦為《乾》,為金而生水;下互卦為《巽》,為木而生火;合起來為金克木、水克火。上下相克,必然相革。《洪範》說「金曰從革」,《兌》是西方的卦,屬金,所以稱這一卦為革。 通觀全卦,《革》卦從《困》卦而來。時運窮極而世人困厄,天下的混亂己經很久,幸而走出了困卦,進入了《井》卦。井是養的意思。井卦象辭說「改邑不改井」,可見都邑可以改變,而養是不可以改變的。不可以改變,所以必須先培養它的元氣,等培養成的時候就可以著手改革了,所以井卦先於革卦。《雜卦傳》說:「革,去故也,鼎,取新也」,采取新的必須先除去舊的,所以《鼎》卦在《革》卦的後面。古來處在變革的社會而善於變革的人,沒有趕得上商湯和周武王的。商湯和周武王的革命,不是商湯和周武王決定的,而是時勢決定的。順於天而應於人,天和人都孚信,變革就成功了。下卦三爻主文明而革。初爻沒到己日,不可以變革;二爻正是己日,才可以變革;三爻變革的事已經成就,不能再前往了。上卦三爻主變革而導致愉悅。四爻稟受天命,五爻正當天位,上爻化成天下,沒有不悅服的。這是水得到土的調劑而被革,所以爻辭首先說「己日乃孚」。從卦看是《離》革《兌》,從爻看是陽革陰。變革之道最註重孚信,變革的過程只求得當,所以以得時宜為貴。天地不能沒到春季就革而為夏,不能設到秋季就革而為冬。四季的變革都因應時宜,可以革才革。這就是為什麽說革卦的卦時偉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