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六爻陰爻居於卦的最下,‘鼎顛趾,利出否,得妾以其子,無咎’,鼎足顛倒,有利於倒出廢物,因兒子的緣故得到妾,沒有過失。表示在初始階段,有時需要做出一些看似反常的舉動,目的是去除不好的東西,從而為更好的發展創造條件。
初爻在《巽》體,巽為股,在股下面,故說「趾」。初六上應九四就「顛」了。初至五爻為《大過》卦,大過是顛的意思,所以初爻為「顛趾」。《少牢·饋食禮》說「雍人概鼎」,「概」通「滌」,是洗滌的意思,指洗去鼎中的宿垢。趾顛鼎就倒了,宿垢就自己傾出來了。「否」即宿垢,所以「利出否」,「出否」不能說不好。卦中三至五爻互《兌》,兌為妾。《鼎》為重器,主器的是長子,所以有「得妾以其子」之象。主器,所以說貴。「無咎」,因為失敗而導致了成功,憑卑賤的身份而導致了尊貴。陸希聲說:「鼎顛趾」而「出否」,鼎雖然倒了,但是不成問題,猶如妾的身份最賤,不應當尊貴,但是因為兒子尊貴,也能尊貴。按照《春秋》的義理,這屬於母以子貴一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