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二爻陽爻處在下卦之中位,‘不克訟,歸而逋,其邑人三百戶,無眚’,如果打官司打不贏,就回來躲避,所居住的小城邑有三百戶人家,這樣可以不受災害,說明當知道自己處於劣勢時,要懂得暫時退避,保全自己。
「不克訟」,是不等訟事完結就停止了。「歸而逋」,是以歸為名,逃竄而躲避災眚。「眚」就是災,但自己作孽而導致的叫眚。九二從卦外而來,以陽剛處於危險中,是訟卦的主爻,與五爻為敵;因為五爻居君位,九二自知不免受到怨罰而逃竄,故說「不克訟,歸而逋」。「其邑人」指附訟者。主訟的人既已逃竄,附訟者都得以免災,故說「其邑人三百戶,無眚」。虞翻說:坎為隱伏,有逋竄之象。李鼎祚說:乾為百,坤為戶,下卦三爻,故說「三百戶」。二爻變而之正,坎就會化為坤,所以說「無眚」。這就是彖辭所謂「中吉」。倘若歸竄後仍占據爭強的地點,那就還有相抗的跡象。「三百戶」是小邑,下邊既已經悔罪,上面也就不再追究了。《象傳》說:「歸逋,竄也」,「竄」字從「穴」,屬陰柔;竄的意思是入穴,可知是竄入陰柔處以求免罪。項氏說:一家好訟就會百家遭災,現在為首的訟者既逋,餘黨也就沒有連坐之患了。《象傳》說「自下訟上,患至掇也」,以二爻訟五爻,而五爻居尊位,所以叫「以下訟上」。「掇」,自取,指「以下訟上」,勢力既無法相敵,禍患的到來就像自己取來的一樣。一說:「掇」應當作「惙」,意即《詩經》所謂「憂心惙惙」,說的是在下位者與在上位者爭訟,很值得憂慮。坎為加憂,與爻辭「惕中吉」的「惕」字意思相同。這種說法也通。
凡爻辭說「不克」,都是就居陰位的陽爻而說。以陽爻訟陰爻,所以不克。比如二爻啟示人應當相機中止,隱退而躲避災禍,這雖然不屬於君子的做法,處於濁世卻足以保全自身,並可以為邑人免除禍患。二爻變陰則內卦為《坤》,坤為順,有柔順而中止訴訟之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