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震》卦上下皆為震,震為雷,有雷聲轟鳴、接連不斷之象,象徵著震動、驚懼等意思。寓意生活中會有突然的變動、驚嚇等情況出現,人需要保持鎮定,修養心性,以勇敢和理智去面對各種震動,從而安度難關,使生活恢復平穩。
「震」字從「雨」,「辰」聲,《說卦傳》說是動的意思,《雜卦傳》說是「起」的意思。卦體兩個偶爻為《坤》,一個奇爻為《乾》,坤陰在上位,乾陽在下位,象征陽氣伏藏而無法出現,陰氣迫促而不能蒸發,於是震動而起,即所謂「雷出地奮」,所以這一卦叫「震為雷」。
通觀全卦,這一卦接在《鼎》卦的後面。《序卦傳》說:「主器者莫若長子,故受之以震」,「器」指鼎。革命已經成功,必須立長子而繼承君位,上承乾天,故說「主器」。這就是《震》卦為什麽上承《鼎》卦。《震》卦得乾元的陽剛之氣,因應時節而迅猛發作,猶如威怒的一擊,這是「天行」的剛健,它發育眾多生物的作用,是乾元「資始」的大德,所以聖人以兢兢業業來體現無為,以好生的德行來體現神武。「虩虩」「啞啞」的道理本來一致,以「虩虩」濱然於天的威怒,而心中不敢放逸;以「啞啞」上承天的德行,而得到它的和氣,這是震雷春發秋藏的旨意所在。
上互卦為《坎》,坎為憂,故有恐懼之象;下互卦為《艮》,艮為順,故有和悅之象。艮為宗廟,為社稷,故有宗廟社稷之象。《震》為出,為守,所以說「出可以守」;《震》為祭,故說「為祭主」。由《鼎》卦引出《震》卦,取鼎新的意思,是由靜而動;把《震》卦倒過來而構成《艮》卦,取靜止的意思,是由動而靜。震動的聲音傳到百裏以外,靜止的誠敬專主於一心,所以既可以導致福祉,也可以垂範給後世;既可以驚遠處,也可懼近處;可以守衛,也可以祭祀而不至於有所喪失,這樣才算得上善於處於震動的形勢的人。
至於六爻的含義,各自相應它們的時宜。初爻秉持一個陽爻,為《震》卦的主爻;二爻到《巽》位,是主春夏之交的一爻,雷開始發聲;三爻到《離》位,四爻到《坤》位,五爻到《兌》位,上爻到《乾》位,這時陽氣伏藏,而《震》道也終結了。六爻都兩兩相對。初爻與四爻相對,初爻為陽剛,四爻溺於陰柔,所以四爻的「遂泥」而不如初爻的吉;二爻與五爻相對,二爻「喪貝「,五爻「有事」,所以二爻的「勿逐」。不如五爻的「無喪」,三爻與上爻相對。三爻「蘇蘇」,上爻「索索」,所以上爻的」征凶「,不如三爻的行而「無眚」。處身於震動形式的方法,大體以「恐懼修省」為主,跌初爻外,都不得處《震》之道,所以《彖傳》的話,只有初爻可以承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