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三爻陽爻居於下卦之上,‘艮其限,列其夤,厲薰心’,止住腰部,脊背像要裂開一樣,十分危險,內心焦慮如同被火薰烤。這說明過度地抑止自己,會讓自己陷入極其難受、甚至危險的境地,要把握好抑止的度,不可太過。
「限」是門限,是內外的界限。三爻處於內外卦之間,橫亙一畫,所以為門限。「列」,分解的意恩,虞翻作「裂」。「夤」,馬融說是夾脊肉。《咸》卦五爻的「脢」,《易傳》說在脊叫脢,鄭玄說脢即脊肉,說明「夤」與「脢」字形相異,含義卻相同。「薰」字,通行本作「熏」,熏灼的意恩。三爻的「艮其限」,是隔絕全身的上下,使上下不相通,這樣就將心和背分為兩個,就像門限隔絕內外一樣了。這就是釋迦氏所說的「降伏其心「。勉強製伏自己的心,而心屬火,心火向上燒,熏灼在方寸當中而不可撲滅,心也就危險了。《詩經》說「憂心如薰」,說的就是這種情形。豈不知心本來虛靈,感受到就能通達。《咸》卦的「咸其脢」與《艮》卦的「艮其限」,一個感應,一個靜止,本來沒有二致。《象傳》所謂 「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,動靜不失其時」,是聽任心的自然,而不可以以隔絕為止。以隔絕為止,是想要安定心,卻正好使心危險。對心怎麽能強製呢!人全身的脈絡血氣,上下前後,只有周流貫通,沒有阻隔,心才會覺得泰然,否則在上的不降,在下的不升,就會脈絡不通,血肉分裂,心還能得安定嗎?所以說厲。「薰心」,《象傳》換「厲」為「危」,因為危比厲更為可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