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三爻陽爻居於下卦之上,‘豐其沛,日中見沫,折其右肱,無咎’,加大遮蓋物,在正午時分能看見小星,折斷了右臂,沒有過失。這說明在追求豐盛的過程中,即使遭遇一些挫折、損失,只要能正確看待,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。
毛西河引劉熙的話說:沛是水草相生的稱謂,即《公羊傳》所謂「草棘曰沛」。「豐其沛」,比喻商紂王朝有眾多奸邪的人在臣位,如同水草叢生,蒙密而遮蔽光明。三爻居內外卦之間,得到了《巽》氣,巽的剛爻為木,柔爻為草,所以以沛為水草。「沫」,鄭玄作「昧」,即服虔所謂「日中而昏」。《王莽傳》說:地皇元年二月王申,正午忽然黑暗,王莽很厭惡,下書說:「日中見昧,陰薄陽,黑氣為災。」,這是引有關《周易》的文章為證。《九家易》說,沫是鬥杓後小星,即輔星。輔星在鬥第六星的左面。《漢書.翟方進傳》說輔星沈沒,張晏說:輔星沈沒不見,則天下的兵器就要重新熔鑄,也就是輔星出現就有兵禍。兩種說法或為昏昧,或為星名,依據雖然不同,但都是作為商朝滅亡、周朝興起的預兆。「折其右肱」,臣下以君王為元首,君王以臣下為股肽,而文王為西伯,所以說「右肱」;紂王聽信讒言,把文王囚禁在羑裏,即所謂「折其右肱」。但當時文王雖然擁有天下的三分之二,卻能等行敬止的禮節,終身事奉商紂王,所以右肱折斷了也「無咎」。《象傳》說「不可大事」,是說三爻居《離》卦的極位,人心已經離散,天下大勢也就失去了。《象傳》又說「終不可用」,三爻與上爻相應,上爻處於候的極位,正值卦的終位;上爻又說「網其無人」,這就是商紂王為什麽只是匹夫,所以說 「終不可用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