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節》卦下兌上坎,兌為澤,坎為水,有澤上有水、水受節制之象,象徵著節制、節約、法度等意思。提醒人們在生活各方面,如言行、欲望、資源使用等都要有節制,遵循一定的規則法度,這樣才能保證事物的有序和自身的良性發展。
節卦《兌》在下,《坎》在上,兌為澤,坎為水。水在流澤的過程中,盈滿才前進,遇到坑坎就停止,仿佛自有衡量;澤對水的容納,平才容受,盈滿就溢出,澤也像是自有限製。這就是卦名所謂節。《節》與《困》互為倒卦,澤在水上,象征漏澤,澤漏就無水,所以為困;水在澤上,象征深澤,澤深就有水,所以為節。這就是卦名為什麽叫水澤節。
通觀全卦,卦象下為《坎》,上為《兌》,六爻剛柔平均分配,當位才吉。陽實陰虛,實象征阻塞,虛象征通達。節即竹節,竹中的通達處是空的,阻塞處有節。凡所謂「立廉隅,分經界」,都有節的意思。所以人無節製正如四季無次序。寒與暑、晴和雨互相推移替代,倘若失去節製,天地就會閉塞,歲月的功用就無法成就;人無節製就會昏迷潰亂,行動和靜止都會窮因,其過錯在於不知怎樣節製。不知節製固然凶險,過分地節製也凶險,要實現節製的正當與亨通,只要剛柔適中。
卦體內為悅,外為險,剛柔平均分配,九五當位而又陽剛得中。以愉悅節製險難,得中得正,就無往不通了。聖人以適中為節製,其節製無心;天地以循環為節製,其節製無形。卦以《坎》《兌》相成為節,其節製有形象。聖人效法水土,所以把這樣之象顯示給人。《彖傳》說「苦」,說「窮」,是為了禁戒人們的過失;說「亨」,說「通」,是為了著明節製的效果;說「得中」說「當位」,是為了顯示節製的法則;說「不傷財」「不害民」,是為了贊美合理節製的作用。
《節》卦又是從《泰》卦而米,所以從節卦也可以看到天地交泰之象。水的流動遇到《坎》就會停止,有通塞的含義,所以六爻都用通塞來說明吉凶。初爻知道應該塞止就塞止,所以「不出戶庭,無咎」;二爻應該通達卻塞止,所以「失時」而凶;三爻沒有阻塞,卻不住地嗟嘆,怎麽能辭去過咎?四爻有阻塞而能安定,體現了彖辭所說的亨;五爻為全卦的主爻,中正而通達;上爻阻塞不通,象征「苦節」。
易道大抵以盈滿為戒,而以節製防止盈滿。但是倘若防止過分,或者會因為遲疑而壞事,或者因為鄙吝而失當,違背天時,拂逆人情,都難免於凶咎。節道以剛中為吉,這就是聖人為什麽以得時中為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