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六爻陰爻居於卦的最下,‘師出以律,否臧,凶’,軍隊出征要講究紀律,如果紀律不好,就會有凶險,強調軍紀是軍隊的生命線,是作戰勝利的重要保障。
師的內卦為坎,外卦為坤,從內到外叫出。以,用的意思。坎為律,即號令節制。初爻為六爻的開始,也是出師的開始。所謂「臨事而懼」,是說應當審慎於軍事的開始。率領眾人而臨於危險的地方,關係到國家的存亡和百姓的安危,如果紀律不嚴,人心不齊,致使三軍覆敗,凶險就沒有更大的了。「否」,不的意思;「臧」,善的意思,與《詩經.衛風》「何用不臧」的「臧」同一含義。因為「師出以律」,勝負還不能預先決斷,所以不說吉;至於紀律不善,將會陷人危險,結果勢必極凶。《象傳》說「失律凶也」。「否臧」即失律。
一說:否,閉塞的意思,指軍心隔閡閉塞,不能協同;「臧」「藏」二字古時候通用,「臧」即「藏」,指深藏不發,畏敵如虎,這樣即使紀律嚴明也必定失敗,何況「否臧」而不能「以律」,其凶險是必然的。這一說法也通。
初爻居坎險的開始,故以失律為警戒。這也是訟卦《象傳》所說的「作事謀始」。初爻變陰則內卦為《兌》,坎水變為兌澤,停止而不再流動,是紀律不被遵守之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