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三爻陰爻居於下卦之上,‘得敵,其行次且,厲,無大咎’,遇到敵人,行動蹣跚,危險,但沒有大的過失。這意味著即使在秉持誠信的過程中遇到了阻礙、敵對的情況,行動會受到影響,但只要小心應對,也不會造成太大的災難。
按照《易》例,爻與爻俱剛俱柔的關係叫敵應。這一卦三四兩爻都是柔爻,屬於敵體,故說「得敵」。二至四爻互《震》,震為鼓;又互《艮》,艮為止,止即罷,故說「或鼓或罷」。《兌》為口,能歌唱;《巽》為號,為哭泣,故說「或泣或歌」。「或」是表示不確定的辭,因為三爻與四爻相敵,象征開始時因為慣怒而擊鼓,又因為畏懼而作罷,接著因為歡喜而歌唱,又因為悲哀而哭泣。因為心中無主,言語和行動失常,才有這樣的形象。
人與人之間有孚信,即使相隔千里也會相應,有誰不是我的朋友?人與人之間沒有孚信,即使相處在一室之內,也會彼此相違而成為敵人。為敵為友,不在於外表上的相親,而在於內心的相孚。三爻居《兌》卦的極位,和悅不是發自內心,所以進退無路,它的羞吝就可以知道了。《象傳》以「位不當」解釋這一爻,指六三以陰爻居陽位,位置不當。